人民日报看海南丨海南自贸港建设,提速!
- 2023-07-05
- 来源:
- 1367次
7月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06版刊发文章《海南自贸港建设,提速!》《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开放谈)》,版面图及全文如下: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07月04日 第06版)
全文如下:
贸易往来更加便捷,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海南自贸港建设,提速!
记者 廖睿灵
提及海南,很多人脑海中会浮现这样的场景:椰林海风,阳光沙滩;购物天堂,消费胜地。
2018年,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港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5年来,琼岛大地上创新不止,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开放程度不断提升。今天,海南不仅是许多人眼中的旅游胜地,也成了外商投资的一片热土。
近日,本报记者走进海南博鳌、三亚、海口等地,实地探访海南推进对外开放的新进展、新成就。
速度
投资贸易更快更便利,外商持续加码投资海南
在海南博鳌,一款海外新上市的心脏起搏器从申请到获批使用,需要多长时间?答案是3天。
在位于博鳌的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走进“永不落幕”国际创新药械展,记者看到一款胶囊大小、重量仅2克的无导线心脏起搏器。2018年,这款心脏起搏器在该先行区实现中国首次临床应用。很快,它在中国正式上市。
“2020年,功能更先进的第二代心脏起搏器也是在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完成了国内的首例植入。这款产品从申请到获批使用只用了3天时间,创下当时先行区特许药械审批速度的最快纪录。”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有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介绍。
除了心脏起搏器,在乐城先行区,记者还见到了不少先进药物和器械:软骨再生复合支架;支持近视和远视顺畅转换的人工晶状体;全国产化植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火箭心”……在园区内,还有不少国内外品牌医疗康养机构已建成开业,吸引境外医疗消费回流。
这些在国内其他地区暂时见不到的先进医药器械,为啥能在海南看到、用上?这得追溯到10年前。
2013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全国唯一一个“医疗特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2018年,国务院先后赋予海南临床急需进口医疗器械、药品使用审批权,经批准后,乐城先行区的医疗机构可以使用国外已上市、国内未上市的国际创新药械产品。今年以来,乐城先行区进口特许药械政策再升级,旨在打造产业创新高地。
“目前已经有超300种特许药械在乐城先行区使用,3万多名患者受益。与此同时,先行区持续提升服务效率,现在特许药械非首次审批平均只需要1.6天,实现‘患者等药械’向‘药械等患者’转变。现在,越来越多国际知名医疗品牌入驻乐城,也正是看中了海南效率和开放机遇。”上述负责人说。
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至27项,为全国最短;跨境服务贸易在全国首次以负面清单形式实施准入管理……海南速度、海南效率、海南服务,正吸引越来越多外商来琼投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海南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4.8亿元,同比增长35.4%,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62家。
“今年上半年,海南省委省政府有关负责人赴新加坡、印尼、英国、瑞士等地开展项目合作洽谈。我们将持续跟踪已洽谈企业,推动项目尽早落地,并继续聚焦新能源汽车、高端消费、维修再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开展精准招商,大力引进一批具有国际显示度的高质量项目。”海南省商务厅副厅长岳阳说。
热度
“零关税”等政策增强引力,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6月底的三亚,热浪袭人。虽不是旅游旺季,三亚国际免税城内仍一派红火,在不少品牌门店前,消费者早早地排起了长队。
“来海南当然得‘买买买’!早上在手机APP上抢了消费券,再叠加免税商品折扣,价格比平时便宜不少。”作为海南行的最后一站,来自北京的李女士提前做足了攻略,大包小包收获满满。
和李女士一样,岛内免税店是不少游客海南行的“打卡点”之一。价格便宜、品类齐全,让海南免税商品受到众多消费者青睐。海口海关数据显示,6月22日至6月24日端午小长假期间,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销售金额2.6亿元,免税购物人数4.37万人次。
持续火热的消费市场背后是“零关税”等政策的有力支撑。“我们积极推动自贸港政策制定出台、落地见效,加快构建自贸港政策体系,实施原辅料、交通工具及游艇、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三张清单等政策,增加离岛免税购物‘担保即提’和‘即购即提’提货方式。”海南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副主任李宇飞说。对于消费者而言,“零关税”意味着更多优质的境外商品能以较低价格摆上国内货架;对于企业而言,“零关税”等政策落地,为其打造起更加友好的发展环境,以促进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游艇产业是三亚的特色产业。受益于得天独厚的海域优势,在岛内,游客可以租赁游艇出海游玩,游艇爱好者也能自驾游。面向境外,我们目前有8个临时开放水域,可供境外游艇临时进出海南。”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副局长汪洋向本报记者介绍。
2020年底,财政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政策的通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三亚市进口“零关税”交通工具及游艇货值4.6亿元,减免税款1.8亿元。其中,“零关税”游艇(帆船)53艘,货值4.3亿元。此外,自驾游游艇免担保政策正式在海南落地,外籍游艇进入海南不必再交担保金。截至今年4月,三亚“自驾游”免担保进境游艇22艘,免除担保金近4.6亿元。
“‘零关税’等优惠政策推动三亚游艇产业从‘小众高端’走向大众消费,游客租赁游艇出海游玩,价格从数百元到上千元不等,丰富了游玩体验。”汪洋说,“今年我们计划在三亚南边海国际游艇码头建设285个泊位,拉动游艇产业发展。希望通过打造游艇产业改革发展创新试验区,带动国内游艇产业进一步成长壮大。”
力度
加快软硬件设施配套,为全岛封关做足准备
走进海口美兰国际机场T2航站楼,一批为全岛封关作准备的压力测试正在有序进行。
记者来到航站楼安检口,自助验证闸机快速完成人证核验。紧接着,行李箱放入安检筐后,系统自动匹配上行李和旅客信息,经过CT机扫描,即可完成查验——这套和平时坐飞机过安检一致的流程,实际上已经完成“海关+安检”两道查验。
今年3月,海南提出将全面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准备。据介绍,海南全岛封关即海南全岛成为一个“境内关外”区域,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货物进出口管理制度。“一线放开”,指自贸区(港)与境外实现货物、资金和人员等要素自由流动。“二线管住”是指从自贸区(港)出入国境内其他区域的货物,纳入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实行常规监管,要征收相应税收,并纳入贸易统计。
海南全岛封关运作,自然带来新的挑战:进入海南的商品和服务再进入到境内其他区域时,海关管理能否跟上?免税政策为海南带来更多人流、货流,当地有没有相应的承受能力?就拿机场海关、安检来说,来海南买免税品是否会因为自贸港封关变得麻烦?封关后,旅客通关能否提速?面对这些问题,做好各项软、硬件设施配备并开展各类压力测试尤为关键。
“我们的目标是实现旅客一次过检、一机同屏、无感通关,同时做好人和物的进出管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升通关效率,让旅客出行有更好的体验。”美兰机场封关运行执行项目组副经理赖钦樑说。“无感通关”是通过基于信用与大数据分析的创新监管模式。机场海关、安检实现融合查验,不仅能节约大量人力成本,还能确保查验过程更便捷,保障全岛封关后旅客流、货物流高效有序运转。
作为海南省首个开工的空港口岸,美兰机场封关运作项目分为硬件改造、软件筹备两部分。其中,硬件改造任务于去年5月开工,截至目前,T1航站楼、T2航站楼、国际航站楼等6个改造点位已开工5个,计划今年10月基本完成增设CT机、毫米波检查仪等设备的安装调试,今年底开始进行压力测试。
“全岛封关运作是自贸港建设的‘一号工程’。目前,封关任务正有序推进,我们已明确64项封关任务及其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倒排工期并稳步推进。”李宇飞介绍,第一批全岛封关运作31个项目已有25个开工建设,其中8个对外开放口岸、10个“二线口岸”、非设关地综合执法点基础设施建设等控制性工程已全部开工。同时,压力测试稳步启动。“我们有序推进第一批27项政策压力测试工作。做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管理制度试点,成功推动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扩大至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试点实施,并将洋浦保税港区政策扩大至洋浦经济开发区。通过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为全岛封关运作夯实基础。”李宇飞说。
全文如下:
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
(开放谈)
于 涛
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港,是国家赋予海南的重要地位,也是国家交给海南的重要任务。建设自由贸易港,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
5年来,海南锚定“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自贸港建设开局起步,海南已成为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面向印度洋、太平洋的重要开放门户。全力筑牢风险防控体系,确保自贸港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实现从顺利开局到加速推进。如今,海南自贸港建设已进入不可逆转的发展轨道。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自贸港建设的180多个政策文件落地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颁布实施,以“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流动”为主要特征的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逐步构建,市场主体不断受益。近5年,海南省共引进人才50万人,新增市场主体增量超过过去30年总和。实际使用外资在2018、2019、2020年连续3年翻番,近5年总额超之前30年总和。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实战化运行,64个反走私综合执法站挂牌运作,近海、岸线、岛内三道防护圈全方位构筑,一批金融、房地产项目风险依法妥善化解,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海南要驰而不息地以制度集成创新促进自贸港“大开发、大改革”,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
以对接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为关键抓手——
自贸港建设需要对标当今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着力研究高水平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的制度型开放。聚焦汇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与自贸港封关运作前后政策的叠加红利效应。此外,着力谋划封关运作后全面先行先试《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探索在低碳、数字经济等领域深化改革创新。同时,在推动实现国际合作和融入国际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方面,海南要以实施《全球自由贸易区(港)伙伴关系倡议》为契机,更加注重深化与香港、迪拜杰贝阿里自由区、马来西亚巴生港自贸区等地合作,以扩大专业服务业开放为关键突破点,充分开展压力测试,做好封关运作前后的政策衔接。
以启动新一轮制度集成创新三年行动为重要平台——
过去3年,自贸港制度集成创新行动60项任务已全面完成,累计发布制度创新案例134项,其中8项被国务院向全国复制推广、6项得到国务院大督查表扬。未来3年,海南将推出更多项更具全局性和影响力的制度创新成果。围绕“保税加工转离岛免税”等重点领域,深化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破除各种隐性壁垒。
聚焦科技体制改革。打通“产学研用”各环节,通过改革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水平,推动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
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提高自贸港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化国有资产监管和资本运作能力,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
着力深化农村改革。统筹兼顾强化集体所有制根基、保障农民集体成员权利和激发土地等各种资源要素活力,做强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在建设热带风情精品小镇、打造农产品品牌和发展乡村旅游等方面形成合力,助推乡村振兴。
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加快简税制改革内容的研究制定和立法工作,在全岛封关运作的同时,依法将现行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等税费进行“五税合一”简并,在货物和服务零售环节征收销售税,进而给企业减轻负担,助力自贸港发展四大主导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作者系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南海研究院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07月04日 第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