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打造交通强国建设先行区
- 2021-02-19
- 来源: 海南自由贸易港官网
- 2789次
海南四面环海,从内陆进出海南岛,除了坐飞机,跨越琼州海峡是必经之路。自海口经跨海轮渡与广东湛江链接,再通过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方式通达全国。
徐闻港(湛江港徐闻港区南山作业区客货滚装码头)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南山镇。2020年9月26日,徐闻港正式开港运营,设计车辆年通过能力为320万辆,旅客年通过能力为1728万人次,是目前全球最大客货滚装码头。
徐闻港作为对接海南自贸港的桥头堡,主要是为了对接海口新海港。徐闻港开港后,从新海港出发的客滚船可直线往返两岸海港,航程由24海里缩至12海里,通行时间由2-3个小时缩短至1小时。
海南拥有世界首条环岛高铁,下一步将在现有环岛高铁基础上,规划建设洋浦至儋州铁路,规划研究海口至三亚中线铁路(建成后,海口至三亚旅程预计50分钟)。加快推进“海澄文定”“大三亚”两大经济圈的城际轨道交通规划,争取“十四五”开工建设。
到2025年,海南高速环岛、海口和三亚之间1.5小时快速通达,高速铁路客运量4000万人次。
湛海高铁,由湛江市出发,向南至徐闻轮渡过海,最后到达终点海口市。湛海高铁全程130公里,设计时速均为350公里,计划2024年建成通车。湛海高铁与正在建设的广湛高铁,将共同组成连接海南自贸港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高铁大通道,海南自贸港进入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江浙沪、京津冀等地将更加快捷便利。
包海高铁,北起内蒙古包头,向南经鄂尔多斯、榆林、延安、铜川、西安、安康、达州、重庆、贵阳、河池、南宁、钦州、湛江等,终点为海南省海口市。包海高铁全长230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预计2025年底前完成,建成后将成为南北高铁的“大动脉”。
※ “十四五”时期,由“田”字型向“丰”字型+环线路网拓展升级。
“丰”字型:海口至琼中至三亚的“一纵”,北部文昌至临高、中部琼海至洋浦、南部陵水至东方的“三横”。
其中“丰”字型第一横——G360文昌至临高段高速。起点为文昌市,途经海口、定安、澄迈,到达终点临高县,全长约120公里,项目已于2020年6月开工。
环线:环岛旅游公路等环岛陆路。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被定位为“国家海岸一号风景道”,贯穿海口、文昌、琼海、万宁、陵水、三亚、乐东、东方、昌江、儋州、临高、澄迈沿海12个市县和洋浦经济开发区,把沿线滨海景点和驿站串成“珍珠项链”,主线全长999公里,该项目于2020年12月31日开工,计划2023年上半年完成。
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曾提出:未来海南要把三分之一的游客吸引到环岛旅游公路这条旅游“珍珠项链”上,把环岛旅游公路打造成海南省全域旅游标志性项目和传世之作。
海南现有连接内陆高速公路主要为沈海高速和兰海高速,两条高速均为我国高速公路网北南方向主干线之一。
沈海高速海口段是沈海高速和兰海高速在海南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海南高速公路连接全国高速公路网的唯一通道。该路段起点位于海口新海港,终点位于G98环岛高速公路原疏港互通南侧,全长13.7公里,力争2022年底建成通车。
沈海高速海口段建成后,可打通新海港与G98环岛高速的快速通道,使得港口上下船的车辆可直接通过高速路网进出。更重要的是,项目将把海南与内陆通过港口与全国的高速公路网连接在一起,通过与海口的绕城高速公路的对接,与海南环岛高速连成一体。
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加速,海南积极打造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区域航空枢纽,境内外航线及入驻航司数量大幅增长。
博鳌、永兴机场建成投运,凤凰机场三期改扩建、美兰机场二期主体工程建设完成。全省开通国内航线400余条,货运航线8条,执飞境外航线103条,覆盖韩国、日本、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20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62个城市。
今年将推进美兰机场三期扩建和三亚新机场、东方货运机场、儋州机场规划建设。到2025年,力争民用运输机场达到5个,建成以海口、三亚、博鳌等机场为核心,其他机场和通用机场为补充的综合机场体系,成为通达全国,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航空枢纽。预计到2025年,全省机场航空旅客吞吐量将超过7000万人次。